中文|English

Current issue
2024-5-25
Vol 32, issue 5

ISSUE

2017 年1 期 第25 卷

诊治分析 HTML下载 PDF下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徐斌,吴楠,刘壮,张伟,赵天智,曲志刚

单位:
1.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手足显微外科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神经外科3.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医院骨科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
CLC:
DOI:
Funds:

摘要: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6在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住院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根据疾病分期分为慢性期组34例、亚急性期组31例及急性期组35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受试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14 d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结果 (1)治疗前和治疗后7 d慢性期组、亚急性期组及急性期组受试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亚急性期组、急性期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高于慢性期组,急性期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高于亚急性期组(P<0.05);治疗后14 d4组受试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及治疗后7 d慢性期组、亚急性期组及急性期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亚急性期组、急性期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慢性期组,急性期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亚急性期组(P<0.05);治疗后14 d 4组受试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及治疗后7 d慢性期组、亚急性期组及急性期组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亚急性期组、急性期组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高于慢性期组,急性期组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高于亚急性期组(P<0.05);治疗后14 d急性期组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慢性期组、亚急性期组(P<0.05),而对照组、慢性期组、亚急性期组受试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病情进展有关,可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期的参考依据。

Reference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