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1 期 第29 卷
医学循证替罗非班与依替巴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效果比较的 Meta 分析
作者:强明敏 1, 刘会会 1, 尹佳 1, 郝霁萍 2, 高宇勤 3
- 单位:
- 1.716000 陕西省延安市, 延安大学医学院 2.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第九医院超声医学科 3.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第九医院心血管内科
- 关键词: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依替巴肽; 随机对照试验; Meta 分析
- 中图分类号:
- DOI: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81673787) ;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 2019114613YX001SF036( 3) 〕
摘要:
背景 糖蛋白Ⅱ b/ Ⅲ a 受体抑制( GPIs) 已被证实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中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 防止血栓并发症、 增强心肌早期再灌注, 但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明确替罗非班与依替巴肽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的差异。 目的 比较替罗非班与依替巴肽在 ACS 患者 PCI 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 Web of Science、 the Cochrane Library、 Ovid、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0 年 3 月。 筛选替罗非班与依替巴肽在 ACS 患者 PCI 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 文献, 干预措施为试验组给予替罗非班、 对照组给予依替巴肽。 采用 RevMan 5.3 统计学软件进行 Meta 分析, 比较两组患者 PCI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 TIMI)血流分级、 校正的TIMI帧数( CTFC)、 TIMI心肌灌注( TMPG)分级、 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出血、 血小板减少症、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MACE) 发生情况。 结果 最终纳入 10 篇文献,包含 1 327 例患者。 Meta 分析结果显示, 试验组患者 PCI 后 TIMI 血流分级 0~2 级发生率〔 RR=1.08, 95%CI( 1.01,1.16) 〕 、 CTFC〔 MD=-1.08, 95%CI( -2.14, -0.02) 〕 及 PCI 后 18~24 h 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MD=-2.78, 95%CI( -3.94,-1.63) 〕 低于对照组, TIMI 血流分级 3 级发生率〔 RR=0.57, 95%CI( 0.34, 0.94) 〕 高于对照组( P < 0.05) 。 两组患者 PCI 后 TMPG 分级〔 TMPG 0~2 级: RR=1.15, 95%CI( 0.95, 1.39); TMPG 3 级: RR=0.64, 95%CI( 0.37, 1.11) 〕 、LVEF〔 MD=0.60, 95%CI( -0.86, 2.06) 〕 、 PCI 后 1 h 内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MD=-0.31, 95%CI( -5.07, 4.45) 〕 、PCI 后 6~8 h 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MD=-2.26, 95%CI( -20.35, 15.82) 〕 、 出血发生率〔 轻度出血: RR=0.97, 95%CI( 0.93,1.02) ; 大出血: RR=1.00, 95%CI( 0.98, 1.01) 〕 、 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 轻度: RR=1.00, 95%CI( 0.97, 1.03) ;重度: RR=1.01, 95%CI( 0.98, 1.03) 〕 、 MACE 发生率〔 RR=0.99, 95%CI( 0.95, 1.03) 〕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绘制报道出血文献发表偏倚的倒漏斗图发现, 分布于直线两侧的散点不对称, 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 结论 与依替巴肽相比, 替罗非班可使 ACS 患者 PCI 后获得较好的冠状动脉充盈, 在改善心肌微循环灌注、 心功能、 术后 8 h 内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及安全性方面并无差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