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附OSID码创建流程)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1-14
作者告知书
科技期刊数字化是期刊发展的必经之路,《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自2019年7月起正式加入OSID(Open Science Identity)开放科学计划。编辑部将通过在文章上添加开放科学二维标识码(OSID码)而使您不仅可以看或读论文,还可以“听”或“谈”论文,更好地了解论文背后的科研历程、试验过程及解读实验结果等,给您带来直观、立体、深入的阅读体验。
即日起向本刊投稿的作者请注意查看投稿须知,注册“OSID作者助手”工具账号并创建OSID码,按照要求将稿件中加入OSID码至本刊官网(www.syxnf.net)作者投稿系统投稿;已投稿作者或已录用的论文会由编辑代为生成对应OSID码,届时将通过邮件或电话通知作者完善OSID码相应内容
什么是OSID?
OSID(英文全称Open Science Identity,简称OSID)即开放科学计划,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发起的一项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研诚信的开放科学公益计划。通过OSID,作者可以使用电脑或手机上传简短的语音、视频、文字介绍,更加立体化地展示和传播科研成果,弥补纸刊载体的局限性,也可与本专业其他研究人员互动、交流,提升论文的阅读量、下载量和引用率,扩大论文和作者的影响力,同时让科研过程可追溯,提升了研究成果的诚信水平。
OSID码四大功能
和需上传的资料清单
1、作者语音介绍:主要目的是展现研究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此板块内容须在线上传,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1)本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本研究主要问题的研究背景、来源或提出过程;
(3)本研究主要问题的研究现状(如是否已有同类研究、同类研究存在的不足或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4)本研究结果对相应专业研究领域、相关学科及临床等有何应用价值或意义;
(5)还可以介绍研究过程中的逸闻趣事等。
注意:1个OSID码最多可上传5段语音,每段语音不超过10分钟。
2、作者在线问答
读者通过扫描论文的OSID码即可看到作者对文章的立体介绍,向作者提问,或针对有探讨价值之处与作者进一步互动沟通,作者可以通过绑定的邮箱与读者交流互动,回答读者问题。
3、学术圈:
可以发布感兴趣的话题、最新的研究观点、问题征集、学术推荐等。
4、开放科学数据与内容:
主要目的是科研过程展示与论文解读。此板块内容须在线上传,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1)研究技术路线或流程(用路线图或流程图展示);
(2)研究方案;
(3)分点解读和讨论本研究各结果(包括本研究得到了哪些主要结果、所得结果可能的原理/机制是什么、本研究结果与既往同类研究结果是否相符及不相符的可能原因、影响本研究结果真实性及可靠性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本研究结果的指导意义及外推应用条件等)。
OSID码创建流程
OSID码创建方式有两种:手机注册账号或电脑注册账号,其中电脑注册请登录 https://author.osid.org.cn/login,后续步骤与手机注册类似,下面以手机注册为例。
1.微信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OSID作者助手”小程序,注册并完成资料填写,即可生成OSID码(此方法便于后续录音、图片和视频等资源上传和修改)。注意:注册时请务必使用论文作者的真实姓名、有效联系电话和E-mail。
2.具体操作步骤
①验证手机号
②注册账号
③确认投稿期刊
④填写论文信息
⑤录制语音介绍
⑥确认邮箱无误
⑦上传相关内容
⑧成功生成OSID码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加入OSID计划,一方面能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和讨论体验,另一方面能使作者更严肃负责地对待所著论文,促进优秀论文更好地传播,具有双向的促进作用。关于OSID的更多介绍,请登录OSID开放科学计划网站。